咸宁市中医医院始建于1981年,是咸宁市唯一一所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、预防、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。医院设有26个临床科室和10个医技科室,在传承创新中医药事业上充当中流砥柱。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,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,与疫情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“生命竞速”,为疫情防控贡献了重要力量。
当前,医院已全面迈入智慧医疗新阶段。全院部署500多个云桌面终端,构建起统一高效的数字化诊疗平台。随着远程会诊、高清医学影像实时传输、电子病历跨平台共享等创新应用的深入发展,医院业务对基础网络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运维:被动等待 VS 自主运维
医院原有的ONU设备必须依赖厂商远程配置才能修复故障,不同品牌设备之间还存在兼容性问题,这使得医院在网络运维上完全受制于人,陷入被动等待的困境。
而且医院科室众多,网络故障通常具有突发性和复杂性,即使第三方即使立刻派人到现场,这1-3天的修复周期对争分夺秒的医疗工作来说,也是耗不起的成本。
设备更换:受制于人 VS 选择自由
由于不同厂商设备采用私有化网络协议和封闭式管理架构,导致设备间存在严重的互操作性问题。医院被迫形成了事实上的“供应商锁定”局面。这种技术壁垒直接带来了三大挑战:
1
采购成本失控
供应商垄断导致议价能力丧失,单一来源采购使设备价格和维保费用完全受制于厂商,医院预算编制陷入“要么接受高价,要么承担风险”的两难境地。
2
技术发展受限
封闭协议体系束缚技术演进,私有化标准阻碍跨品牌兼容,每次网络升级必须依赖原厂技术路线,严重制约数字化转型自主权。
3
系统兼容性风险
多厂商设备无法互联互通,私有协议导致ONU设备形成信息孤岛,网络扩容或改造时面临协议冲突、管理混乱等隐患,增加整体架构复杂度。
云桌面:效能瓶颈 VS 诊疗利器
全院已部署200多个VDI云桌面终端,覆盖26个临床科室的数百个工作站。海量医学影像的实时调阅、多科室并发访问产生的数据洪流,常常让网络带宽不堪重负。
“高峰期阅片卡顿严重”——影像科医生的抱怨道出了痛点所在。
01
运维视角的深层考量
1
弹性扩展能力
面对科室调整、工作站新增等常态化需求,网络必须具备"随需扩容"的敏捷性。以往私下接入的Hub设备不仅带来安全隐患,更可能引发连锁故障。
2
智能运维保障
在拥有26个科室的综合性医院里,网络故障的复杂程度呈指数级增长。传统的人工排查方式既难以满足"分钟级响应"的临床需求,更无法保障医疗服务的连续性。
02
彩光方案打破技术依赖
网络管理运筹帷幄
2025年6月,咸宁市中医医院全院完成光网络升级改造并正式投入使用。基于标准以太网协议的架构设计,让运维团队实现“零适应期”无缝衔接,快速掌握全新网络管理系统。
1
极简运维,牢牢掌握主动权
智能运维,精准定位:锐捷以太全光网方案INC网管平台可视化界面,光链路自动检测功能,能够实时感知网络链路状态,提供精准的故障定位信息,帮助运维人员迅速排查和解决问题,相较于人为排查故障,效率得到极大提升,也大幅降低了运维难度和成本。
终端故障,极速修复:锐捷极光网支持设备的零配置上线,在INC上定义配置模板,安装人员拿着设备现场安装,即插即上线,整个过程只需“3”步,原始的网络配置会自动下发到新设备上,1分钟即可完成故障的修复。
2
打破品牌束缚,实现采购自由
锐捷创新性的大二层全光网架构,通过"核心-终端"直连的极简设计,彻底颠覆了传统网络的层级转发模式。这一架构带来两大突破性优势:
采购自主权回归:终端设备全面兼容多品牌交换机,医院可根据实际需求自由选型,采购成本可控,彻底告别“绑定消费”。
运维本质安全:极简架构下用无源设备代替了原有的弱电间内的有源设备,从根本上解决了电气火灾隐患,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,原先密布的网线也变成了纤细的光纤,释放了桥架空间。
3
超高带宽,复活全院云桌面
独享千兆带宽:彩光的波分复用技术可确保单芯光纤承载多业务数据传输,每个房间部署光纤入室交换机(4/8/16口),通过入室交换机让每个医护终端独享1:1千兆带宽,满足云桌面所产生的大量横向流量需求,彻底解决多终端并发时的网络拥塞问题。
弹性升级:现有光纤布线即可平滑升级至万兆带宽,支持未来VR查房、4K手术示教等创新应用,一套基础设施满足未来10年发展需求。
午夜时分,信息科工程师轻点鼠标,启动了全院系统镜像的静默升级。这个曾经需要通宵达旦的工程,如今只需一杯咖啡的时间。在光网络构筑的数字血脉里,科技正以另一种形式守护生命。
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