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您阅读以下文章之前,首先诚邀您点击“关注”,这不仅让您能够轻松参与讨论和分享,还能为您带来独特的互动体验。非常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!
1999年12月20日,澳门文化中心内举行着庄严的中葡政权交接仪式。五星红旗与鲜艳的莲花区旗,在国歌激昂的旋律下缓缓升起,沐浴在阳光下,闪烁着辉煌的光芒。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终于高高飘扬在澳门的天空时,澳门的市民们纷纷涌向街头,纷繁的欢呼声和激动的泪水洋溢在每一张面庞上。同一时刻,驻澳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也正式入驻澳门,看到驻军的到来,许多澳门市民早已满眼热泪,激动万分。
站在人群中的马万祺老先生,凝视着驻澳部队的身影,心中百感交集。他回忆起,正是在澳门回归前,他曾向党中央建议过:
展开剩余87%“如果没有驻军,万一发生意外该怎么办?无论多少,都必须有驻军,这涉及到国家的主权问题!”
“澳门一定要有驻军!”他坚定的呼声,早已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。经过深思熟虑,党中央也通过正式渠道给予了回应。
那么,为什么马万祺会如此重视驻军问题呢?他到底是谁呢?
马万祺于1919年10月21日出生在广东省南海县一个普通商人家庭。与许多中国家庭的艰辛生活不同,马万祺的祖辈虽然务农,但到了他父亲那一辈便开始从商,家境渐渐好转。因此,马万祺的童年并不像许多人那样贫困,他也因此能够接受较好的教育。
然而命运总喜欢捉弄人。在1934年,当他顺利升入高中时,他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打击——父亲因病早逝。为了撑起家业,年轻的马万祺承担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,虽然年少,但他并未被压力击倒,而是在商业上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。凭借着刻苦的努力,他的事业渐渐步入正轨,开始稳步发展。
然而天有不测风云。1938年,当日军占领广州时,马万祺经营的几家商行遭遇重创,生意陷入困境。面对国家形势的急剧变化,他决定带着家人迁往香港,暂避战火。然而命运再一次捉弄了他。1941年,太平洋战争爆发,香港很快被日军占领。马万祺多年辛苦经营的家业再次毁于一旦。幸而他当时身在澳门,未受战火波及。此时的澳门成为了他重建事业的基地。
进入澳门后的马万祺,凭借着诚信经营的商业原则和出色的经商手段,很快站稳了脚跟,事业逐步壮大。在商界的地位日渐提高的同时,他也慢慢意识到,中国人在澳门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过于薄弱。从那时起,马万祺心中埋下了对祖国深深的爱国之情。
抗日战争期间,马万祺积极发动澳门商人组成爱国阵线,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刻,不顾个人安危,积极捐助,支援抗日前线。他的贡献不仅限于此,还在多个历史节点发挥了重要作用——无论是1949年广西和海南岛的解放战役,还是1950年广东粮荒,马万祺都在关键时刻出力相助。他不仅参与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支援,也与当时主政广东的叶剑英元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。在新中国建立后,马万祺一直呼吁澳门同胞投资内地,并且亲自带头,积极支持祖国的建设事业。他每每作诗,字里行间总是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团结的深情。
到了20世纪80年代,随着“一国两制”政策的提出,邓小平与英国首相撒切尔的会谈和《中英联合声明》的签署,不仅预示着香港的回归进入倒计时,也让澳门的回归问题浮出了水面。这时,已是澳门商界领袖的马万祺,以实际行动展现了自己对澳门未来的信心。他在1987年4月参加了《中葡联合声明》签字仪式,亲眼见证了澳门将于1999年正式回归祖国。当天晚上,马万祺心潮澎湃,写下了一首诗,其中的“国土回归已有期,同胞雀跃庆庄仪”以及“往事纷争非厚福,前程远望总相宜”尤为动人,表达了他对澳门回归的期盼与对“一国两制”政策的全力支持。
澳门的回归,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国百姓心中对失去的家园的思念,终于圆满实现。澳门古称“蚝镜”,这一名字的由来可追溯到明代。据史料记载,澳门因其产蚝和形似明镜的南北海湾而得名“蚝镜”。而葡萄牙人命名澳门为“Macau”有着另一番历史的趣味,源于当地渔民对葡萄牙商人的回答——“妈阁”,由此葡萄牙人将这片土地命名为“Macau”。
澳门历史悠久,早在公元前3世纪,秦始皇统一华夏时,澳门就被纳入了中国版图。尽管历史上不断改朝换代,但澳门始终处在中国的管辖范围内。直到1513年,葡萄牙人正式抵达澳门,并宣称占领该地,澳门的历史进入了长达四百多年的殖民时期。然而,葡萄牙的侵占并非没有阻力。明朝在得知葡萄牙人强行占领澳门后,迅速派遣水师前去与其对抗,并取得了“屯门海战”的胜利。最终,葡萄牙人被迫通过贿赂手段租借了澳门。
1840年,鸦片战争爆发后,葡萄牙加紧了对澳门的非法占领。直到1887年,葡萄牙迫使清政府签署了《中葡会议草约》和《北京条约》,彻底夺取了澳门的主权。
然而,新中国成立后,始终坚持中国的主权不容侵犯。即使在葡萄牙试图通过《中葡联合声明》绕过驻军问题时,中国政府明确表态:“澳门主权属于中国,驻军问题由中央政府决定”。正如邓小平所言:“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”。
尽管中葡双方就驻军问题存在分歧,但经过多轮谈判,最终中国的立场得到了完全体现。1999年12月20日,澳门的回归成为了一个历史性时刻,站在天安门前的马万祺,内心充满了激动与感动。
他在那一刻写下了《调寄临江仙》:“四百余年长盼望,澳门今喜回归。普天同庆贺佳期,神州歌盛事,国土尽朝晖。”他的诗句充满着对澳门回归的深切热爱。
在回顾马万祺的一生时,人们往往提到他对新中国的贡献,他谦虚地说:“我做的这些事情也算不上什么大成就,只是常怀爱国爱澳之心,尽己所能,为国家、为人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。”
马万祺于2014年5月26日在北京因病逝世,享年95岁。为了表彰他的杰出贡献,2018年12月18日,党中央授予他“改革先锋”称号,并颁发了改革先锋奖章。这不仅是对马万祺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肯定,更是对他一生坚定爱国情怀的高度赞扬。
对于这位传奇的澳门商界领袖和中国的亲密朋友,您有什么看法?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您的想法。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